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噩兆

我们相遇,在灰色的天空下;四月的雪,浸透我们的鞋子;河上吹来冰冷的风;我们执手相望,从此永不分离。

                       一九九九年,我写给秋莎的劣诗

 

一.末世

不止一次,在飞机上邂逅刚从北京返回的美国旅客或商人,谈及观感印象,我听到如下回答:中国好有生气! 看起来,大伙儿活的顶快乐?长城真美!好多小汽车啊!确有一种向上的活力。

如此乐观的正面评论,来自红光满面、兴致勃勃的美国旅人,让我张口结舌、黯然无语。没有理由怀疑人家的真诚。但诸如此类的粉色语言,远不能驱散聚集于我心中日渐惨淡的个人偏见。事实上,它的作用恰好相反。中国人?活得快乐?先生,您可真有意思!如何获得这样的印象?

必须承认,我的天性趋向于偏执悲观。任何关于快乐和幸福的热情宣布,每每让我想起一个婚姻濒临破裂的白领女人,做完瑜伽桑拿,容光焕发,约了女友一道去逛名牌商店。若干年前,为了学俄语,我曾经苦读一本页面发黄的前苏联少年先锋队手册。上边一段话,涉及到集体主义国家青少年对于快乐的独特理解:“真诚、友爱、帮助他人、共同劳动,创造希望和未来。”

我没有权利藐视美国游客的判断能力。说不定他是对的,我是错的;尽管我懂一些汉语,而他不懂。快乐或不快乐,总归是很难讲清的一件事。它涉及到神态、气味、天边的云、内心的底色。水喝下去,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我的习惯性悲观,并不局限于远处的祖国。在美国住了二十五年,眼见这个梦幻国度从一种样子,变成另一种样子。到了二零一一年的夏天,不再有多少人继续误解从四面八方慢悠悠飘洒而来的黑色预兆。年复一年、渐渐密集:虚胖、迟缓的身躯;空洞、呆痴的眼神;绵延几千米的巨型停车场;空旷、憋闷、干涸、窒息。来自各地的游客,欧洲、东亚、阿拉伯、对此都有所感。非常有趣的是,唯独来自繁荣中国匆匆到访的官员客人,对一般美国人清楚写在脸上的情绪,似乎视而不见。他们忙著去Outlet Coach包;但众口一声称赞美国人素质高、绿树多、环境好。

误解总归总来自双方,否则何谈“中美互补”。一个社会的“底色”,与统治集团宣称的“意识形态”,不是同一种概念。有时意识形态无可指责,但底色逐渐苍白萎缩;有时恰好相反,意识形态僵硬甚至黑暗,但社会的深处暗藏著明快、晶莹、和温暖。

可以通过几本小册子,在几个月之内,初步熟悉一种意识形态。但是认识一个民族,则需要多年的浸淫。其中一个关键部分,是感受那个民族过去和现在说的语言。难以厘清的纠结还在于,一种意识形态有时成为民族语言脊背上的转基因驼峰。两者同体共生,但是负重前行的母体因之而骨骼扭曲,失去了她固有的矫健,或神韵底色。

幸福的苏维埃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亮晶晶的大眼睛。一个倒塌了的时代,被忘却了的语言。从那堆装潢质朴的发黄纸页上,我发现了一段未完成对话的完美终结:先生,您以后多来中国罢!来了别那么快就走,多住些日子。看我们怎样活得快乐,尽管污浊、堵车,尽管 我瞎说,您可别介意啊 尽管没有希望,也没有未来。

 

二.衰败

未来是凝固的,像三月北极圈的地平线。那是二十年前,这城市还叫它原来的名字:列宁格勒,伊琳娜这么对我说。没有谁觉得,到下一人代长大的时候,情况会有不同。在俄罗斯,暴政永恒不变。

那当时。。。你们生活快乐吗?我提了这么一个让自己脸红的愚蠢问题。

多年后,我还能回想起伊琳娜说话的声音。像舞台上的凤琴,每个音节、字尾,都留下丰润悦耳的回音。我的俄语浅显粗陋,无法体味和铉一般转换的词格和暗喻。这女人四十上下,脸色苍白、憔悴,白髮蓬乱,像个落魄然而高傲的歌剧演员。家徒四壁,但墙上挂的几幅油画,显示出过去身世不凡。

那是一九九八年,我第二次访问圣彼得堡,原来的列宁格勒。我对新朋友廖沙说,想找过去的持不同政见者,谈谈对前苏联的感受。对我的无辜要求,他一脸鄙夷,顾左右而言他。但过了两天,我接到廖沙电话,说约我出去散步。

五月中旬,空气凉爽;小山一样的冰块在河上漂浮。我们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出发,走过涅瓦河大桥,穿过冬宫后面的小街、铁桥、公园,又钻过几个黑乎乎、墙壁发霉的大院子,就到了弗拉基米尔大街。又高又瘦的廖沙指着一个很难看的哈根达斯冰淇凌店对我说:这儿,就是原来的西贡咖啡馆。

见我一脸困惑,廖沙不无同情地解释说:去见你要见的人之前,先了解一些背景。刚才走的路,是一条经典路线。二、三十年前,国立大学最棒的姑娘,放学以后都走这条路,来这家咖啡馆。这都不知道,想跟持不同政见者谈话? 行了,快走!我们要迟到了。

那天晚上的聚会,有廖沙,伊琳娜,廖沙的姨妈奥尔嘉,和表妹秋莎。

一直有叮铃铃响的有轨电车,有气无力,在窗外坑洼不平的老街上爬行。当然我也不会忘记,秋莎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个姑娘。

那时我对俄罗斯比起现在更加无知;尚未丢弃一些很愚蠢的优越感,比如觉得自己懂英语、来自西方,有绿卡,等等。但已察觉什么地方不对头,似乎原来让我确信不疑的一些东西,其实不过是一个尚未破灭的幻相,而且比较土气。我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正在由两头不靠的一条断线,变成随风翻滚的三角风筝。对于天生的悲观主义者而言,这是一次不坏的修改。

“我们非常快乐,你无法想象。”伊琳娜回答了我的问题。

 “不是持不同政见者。”奥尔嘉补充说:“我们一大群朋友。。。都是自己人。”

“可她,”伊琳娜指着奥尔嘉,大家都笑了。“她是共产党!”

 

 

三.党语/党人

“自己人”的意思,与“格外受党信任的人”并不相同;呆在后者身边,使人感到不自在,不安全。“自己人”可以是班上的女团委书记,一个和大伙儿混得到一块儿去的爽朗女孩,一个“好人”。大家分享某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上头布置下来、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繁琐事务,只需敷衍应付,没人当真。什么学习会、讨论会等等,浮皮潦草瞎扯一通了事。然后大家有借口怠工逃学,一起出去游逛、喝酒、泡咖啡馆、聊大天。

担任团委书记的奥尔嘉从中学时代就学会了撰写这么一种类型的文字(或抄写):

“共青团的政治使命在意识形态领域首先体现为对青年人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他们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实行毫不妥协的抵制;吸收以苏维埃爱国主义和无产者国际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共青团基层干部时刻铭记他们肩负的上述任务。”

信手掂来,毫不费力。奥尔嘉对伊琳娜说:听着,姑娘,这不是俄语、不是托尔斯泰、这是“党语”,很容易学会的。

在奥尔嘉担任列宁格勒国立大学东方系阿拉伯语专业年级团委书记的年月中 (大约一九七九 一九八一),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群体已经获得相当的公众知名度。大家都知道有那么一种类型;也或多或少晓得一些那个群体的人喜欢宣讲的观点。然而许多人宣称,他们并不特别欣赏具有很强“持不同政见”色彩的同学或同事,而绝非出于对当局的忠诚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只是觉得那些人有点怪,过于较真、钻牛角尖、有不同程度的受迫害狂和偏执狂,有不可告人的虚荣动机(在外国出名)。出现了一个新造的形容词;异议分子腔(Dissidentnuyushi)。不可思议的是:具有“异议分子腔”的同学或同事,居然和“靠拢党的积极分子”被排到同一类型,总之是夸夸其谈、喜欢争论、说些四六不靠,让大家觉得难堪、没面子的扫兴话,因而不再被接纳为“自己人”一份子。

在西贡咖啡馆的常客中,有缩头缩脑的克格勃暗探,也有满脸严肃的异议分子;但基本多数是一脸顽皮的“自己人”。他们之间逐渐形成几个界限模糊、关系亲密,几乎每日相聚的“小组”。根据不同的兴趣排列组合,比如文学探讨、自费地质考察、理论物理、或白银时代诗歌。这些男孩女孩大多出生于五、六十年代。革命、斯大林、大清洗、等等,对他们来说,是上一代人的事。这些孩子习惯的社会是停滞、安宁的。经济由国家垄断;追求物质显得可笑,而且无望。好几位物理学博士争抢看锅炉房的职位。原因是轻松、报酬不低,而且每周只需工作两个通宵。

与正统意识形态之间,存在著一种幽默、纤细、包含危险与冷嘲的共生关系。谎言是永久的,自由亦是永久的。能这么每天厮混,因为买房是谁也没听说过的事。房子是分的。稳定职业(未必理想)和固定收入是国家对公民的许诺。每天和朋友在一起,成群出去拜访某位被当局打入另册的前朝遗民,交流一些地下杂志,对过份严肃的一切意识形态 (哪怕是挑战当局)保持距离与冷漠;这是大伙儿共同的生活信条。这里面包括共青团干部奥尔嘉和摇滚乐爱好者伊琳娜。因为西贡咖啡馆,她们成为一生的好友。

那段好日子一直持续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第二年。

 

四.真诚

戈尔巴乔夫说,苏联人民是最有教养、有文化的人民。原来的模式主要不是在经济上失败,而是从文化道德上破产。人民拒绝这个制度,因为它不尊重人;压迫、践踏人民的权利、自尊、和人格。

他说得很对;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事例表明,有一大部分苏联人民,也包括不少肚子里有些墨水、趣味比较高雅的青年男女,事实上接受了这个建筑在尸骨和谎言基础上的强横制度。暴君早已逝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期待也更不相信有可能再来一位斯大林同志。饥荒过去了、战争过去了。两三代人过惯了慵懒平稳但是缺乏奢侈品的安静生活。他们有自己的亲情、爱情、喜好、歌曲、戏剧、笑话、钻空子偷懒或投机倒把的邪门歪道、秋天去树林子里野餐、春天去野外采蘑菇。统治者的那些党代会、那些又长又臭的讲话,对他们来说分外遥远、不过是喜剧化的空洞仪式。只有美国白宫的智囊、孤悬海外的异见份子、或身边一两个神经有毛病的傻冒,才会天天关注揣摩那些电视上演出的仪式、让人昏昏欲睡的措辞、模样大同小异的常委们在主席台上的先后排列。人民畏惧、蔑视、尽可能躲避、却也习惯、并严重依赖著这个蛛网般严密的庞大体制,他们学会最大限度地争抢并占有体制给予人民的各种许诺:免费住房、免费教育,不需要发愁的工作,需要排长队等候的优质香肠、咸鱼、奶酪。一般来说,他们的生活并不像索尔仁尼琴小说里描述得那样悲壮、凄惨。他们也并不似美国冷战评论家们所暗示的那样殷切渴望多党选举或投票自由。

一九八七年由戈尔巴乔夫推动的大改革自上而下。一开始大伙恍然不知所措,根本没有主动要求。戈尔巴乔夫一再讲,我们不能再这么生活下去了!太虚伪了!太屈辱了!这么好的教育、这么好的文化素质,大家觉醒起来,改掉这个制度,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和美国西方一样!于是,过了一两年,大家便也一同都这么说。

戈尔巴乔夫似乎确信,道义上真诚、公正,意味著在政治上也行得通。他这么想,可能因为在内心深处,一度认为十月革命和列宁总归包含著某种高尚和正义。一开始、改革的基本诉求是回归列宁。“把道理讲清楚,人民会原谅我们”。

奥尔嘉和伊琳娜都说,大约在八七年底到八八年初的某个时候,她们本人,还有周围无数朋友、同事,都在相似的时间段内,体验到强烈的“存在性震撼”(Sozdatel Perelom)。那是圣诞节前的某一天,奥尔嘉坐在莫斯科地铁里,翻阅新一期【火星】;里面有白银时代诗歌专辑。那些诗她都熟悉,原先在朋友间流传的地下出版物上都读过。但【火星】是官方杂志。她一抬头,看到车厢里其他乘客手上差不多都有一本。

在那一瞬,她全身血液加速,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似乎整个一生,都在等待这个时刻;从孩提时代,周围大人呵护的、责备的、疼爱的、或莫名其妙恐惧紧张的眼神中,她早就预感到,这一天迟早将会到来。她感到狂喜、但没有期盼;恐惧、但没有震惊。

那一年,奥尔嘉三十岁,秋莎八岁。

八八年变成八九年、九零年。到了一九九二年,奥尔嘉不再看报、看电视。地铁上也没有任何人再读诗歌。一九八八年的她,像一个幻影、躯壳,一本四十年前,而不是四年前的凌乱日记。

西贡咖啡馆倒闭了。

原来“自费地质勘探队”的那群朋友,有一两个出国;剩下的,倘若没有因为酗酒、商业纠纷、或其他不明原因死掉,基本上穷困潦倒、惨淡度日。

强制性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压迫人民,不但在行动上,也在文化和思想上。解体之后,人们恍然意识到,苏维埃体制宣讲的某些观念碎片,经过篡改、变异,事实上浸透于最后那一两代苏维埃人的内心,比如友爱互助、淡泊功利、对纯科学或纯艺术的敬仰和渴求。这种不太适合市场竞争的集体心态,与当局的僵硬、伪造、和虚饰,形成微妙平衡。两者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压迫与被压迫,其实还有复杂暧昧的相互欺骗、恐惧、和共谋。戈尔巴乔夫认为,用突如其来的诚实取代几十年的欺骗,可以建立新的、更为明朗的社会平衡。这种理想化假设在真实人类政治史里,很难找到成功先例。

事实证明,前苏联执政集团无力在一种开放宽容的民主语系中维持运作。管理架构、物资流通、和镇压机器一并陷入瘫痪。改革开放四年之后,戈尔巴乔夫说什么,西方领袖们还听一听,在国内没有人听了。

 

五.迴光

一九九九年,奥尔嘉嫁到美国犹他州,成为摩门教徒。一年后,伊琳娜悬梁自尽。廖沙娶了日本姑娘,迁到名古屋。秋莎随同奥尔嘉来美国,不久后离家出走,不知去向。

二十年后的圣彼得堡,准备建一座五十层的国家石油公司(Gazprom)办公大楼。有微弱的抗议声,被迅速消音。市中心颇为繁华,游客不断。来来往往,坐在咖啡馆里的,大多是近年迁来的外省新富者和他们的情妇女儿们。有足够证据可以表明,对这一部分人来说,生活比过去好太多。

苏联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同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气质上十分不同。深层次的生活观念、文化追求、气质和内涵,不在同一个范围之内。人民共和国对“阶级斗争”如此强调,对“人道主义”如此厌恶,反映出内心里对某种生活旋律的厌憎、反感、也许还有嫉妒。生活不允许平静和梦幻,时时强调残忍的现实,持续不断地斗争,消灭对手,还“踩上一只脚”;大手笔“崛起”,无数人的幸福和生命,在一个大棋盘里,不值半个铜版。两种价值底色的深刻差异,将宣传色彩很重的苏联战争小说,同六六年前人民共和国印出来的所谓文学作品做个比较,就可一目了然。

三、四十年前,在西贡咖啡馆中流传的窃窃私语,既非官方党语,亦不同于异议分子的宣言签名。不知可否可称它为水晶石一般透明的旧俄音阶在东西冷战、僵化党专制、和晚期社会主义普遍懒散之下的奇迹式复苏。一群食草维生的幼小动物,后来被“民主俄罗斯”掀起的翻天浊浪所吞没,连骨带肉,连渣都没吐一口。

“民主”以后,俄语变得枯涩、粗陋了。瑰丽、流动、具有强烈音乐感的传统韵律被继续说这个语言的的民族所唾弃。从此不再有退回去的路。

没有了共同的语言、历史和情感共振,所谓“表达自由”也失去了所有的意义。没人会在今日莫斯科城郊无数家麦当劳餐厅里朗诵叶赛宁的诗;虽然人头簇拥,水泄不通;但没人听、没人懂、没这个必要、心情、氛围。

九一年的易帜,有无可逆转的内在动力。在今天的俄罗斯,我没遇到一个人继续称之为自由解放;除了媒体精英,或漂游逐酷的美国混混。另外一群流氓恶棍上台,如此而已。震荡疗法-掠夺式私有化所包含的残忍与偏执,与三十年代集体化大饥荒并无实质区别。都确信掌握了绝对真理,振振有词强求他人为自己那套说辞支付几代人的牺牲。

无可否认,苏联政权畏惧批评,非要把所有的异见分子关到集中营里;还有柏林墙,由手持冲锋枪的士兵守着。何至如此? 让大伙来去自由,走走、看看,翻翻黄色杂志,政权就要垮?社会主义就要完蛋?无可避免的结论是:统治者不相信自己标榜的主张具有丝毫真实魅力。一打开门,大伙儿果真全跑了。

要控制一个社会,禁锢人群的感情和思想,古老大一统方式大家都熟悉,不用详细讨论。但有新的方法,无需废除百家,独尊马列斯毛。怎么办呢?将一切意识形态、时尚和大众潮流碎片化、相对化、泡沫化;并根据广告效率最优原则,将一切信息语言框于大众草根,雷人雷语式的脱口秀咆哮体格式。这种经营模型大体上仿照犹太国际传媒或虚拟金融。如同今日圣彼得堡任何一个游客购物中心,里边有纹身刺青、女性自慰品、马列旧书、苏维埃革命徽章、格瓦拉头像、仿造的藏佛唐卡、政客丑闻小报、明星情变回忆、先锋髮型介绍。昂首阔步进来观赏的小城愤青,无需担忧被谁剥夺自由。不论他抱有何种颜色的极端观点,从统计概率上看,任何一个小愤青未来发展的总趋向,是变成购物场内与他人全然雷同面带痴笑的一个正常消费者。在一片无边际的心灵和语言荒漠上,自由成了一个恶毒的笑话。

很难期望孤单、脆弱的个人,能够逾越一个如此无情的历史进程。被吞噬是无从摆脱的沉默宿命。晚期资本主义“酷毙”社会滋养不出如同帕斯捷尔纳克或索尔仁尼琴一样伟大、清醒的先知和语言修复者。如老年痴呆症患者一般逐渐趋于偏执、忘却、口吃、身上发出腐臭,沉睡的灵魂随着脂肪过厚的身躯一道,倒卧不起。不论“交易家/对冲家”群落或是战战兢兢/高高兴兴担任他们纹身奴才的愚盲大众,概不能免。因为丧失了语言和记忆的弱智化蚁民,不能够拥有面向末世所必需的从容和内心尊严。

两千多年前,牧羊人耶稣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卑微者和弱小者,你们有福了。你们将继承大地。”东方的释迦穆尼、莫罕默德、老子、庄子等等,都创造新的语言。唯物主义历史观,不论亚当斯密或卡尔马克思,无疑将被历史遗忘。语言不是物质。文明的底色亦不可能服从什么经济进步规律;语言的监护权绝不可以属于大众和人民。新语言出现,是黑暗大地上的光,生命的跳跃。

那些奇妙、温暖、充满人性的隐匿角落;幽静、残破的斑斑痕迹,仍然四处可见。波罗的海岸边上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那些褪色的楼宇、院墙、黄色的阁楼、蓝色或绿色的尖顶、在甜美的秋风中,垂垂伫立。悲沧壮阔绵延九百年的俄罗斯文明,在国家社会主义阴晦红星的微芒笼罩下,在凄然黯灭之前,迸射过最后一道珣丽的霞光。

 

话题:



0

推荐

王昭阳

王昭阳

20篇文章 9年前更新

生于四十多年前中国红海洋中。童年记忆模糊。八十年代随大流去美国留学,后滞留不归。做过书店营业员,华尔街交易员,流浪汉,同声翻译等。无宗教信仰。爱好中国传统武术,六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白银时代诗歌,还有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预言。

文章